技 術 規(guī) 范
綠色管理體系認證技術規(guī)范
2024-1-31發(fā)布 2024-1-31 實施
中標華遠(北京) 認證中心有限公司 發(fā) 布
目 錄
前言…………………………………………………………………………………………II
1 范圍………………………………………………………………………………………1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4 評價原則…………………………………………………………………………………1
5 條款要求………………………………………………………………………………2-7
前 言
CSHY-GMS-GF-2024《綠色管理體系認證技術規(guī)范》屬于認證技術要求系列之——。
本技術規(guī)范按照 GB/T 1.1標準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技術規(guī)范由中標華遠(北京) 認證中心有限公司提出并歸口。
起草單位:中標華遠(北京) 認證中心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金文榮 吳莉芳
參與起草人:白楊、時偉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對綠色管理體系進行評價時應遵照的原則、指標和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綠色管理體系的認證(包括評價)。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1 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一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
3 術語、定義和評價原則
3.1 綠色管理
是指將環(huán)境保護的觀念融于企業(yè)的經(jīng)營管理之中,涉及企業(yè)管理的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過程,要求在企業(yè)管理中時時處處考慮環(huán)保、體現(xiàn)綠色。
3.2 綠色管理體系
是指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為指導思想建立起來的綠色指導方針和實現(xiàn)綠色管理目標的系統(tǒng)。綠色管理的系統(tǒng)應包括綠色企業(yè)文化系統(tǒng),綠色設計與制造系統(tǒng),綠色營銷系統(tǒng),綠色理財系統(tǒng)以及效益評價系統(tǒng),這些子系統(tǒng)相互配合,組成了企業(yè)的綠色管理體系。
3.3 綠色產(chǎn)品
在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符合環(huán)境保護要求、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無害或危害小、資源能源消耗少、品質高的產(chǎn)品。
3.4 綠色企業(yè)文化
是指企業(yè)及其員工在長期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為全體職工所認同遵循、具有本企業(yè)特色的、對企業(yè)成長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對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及其與企業(yè)成長關系的看法和認識的總和。
3.5 評價原則
a)公正性——評價應公平、公正。
b)客觀性——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嚴格執(zhí)行評價標準,堅持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c)持續(xù)改進——綠色管理體系應是持續(xù)性的,得出評價結果后,應至少按年度進行監(jiān)督評價(包括客戶、第三方的監(jiān)督),至少每三年重新評價一次,達到保持和改進的目的。
4 組織環(huán)境
4.1理解組織和其環(huán)境
組織應確定與其宗旨相關的影響其實現(xiàn)綠色管理體系預期結果能力的外部和內部事項。
組織應:
a)識別其在綠色系統(tǒng)中的作用;
b)識別組織中能夠影響綠色的過程、相關活動和職能;
確定這些過程、活動和職能的順序和相互作用。
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組織應確定:
a)與綠色管理體系有關的相關方;
b)這些相關方的要求;
組織適用的與綠色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其他要求。
4.3確定綠色管理體系的范圍
組織應確定綠色管理體系的邊界和適宜性,以此來確定其范圍。
在確定綠色管理體系的范圍時,組織應特別考慮:
——4.1提到的內部和外部事項;
——4.2提到的要求;
——在第6章中提到的策劃要求。
組織應確定綠色管理體系的預期結果。范圍應為成文信息且可獲取。
4.4綠色管理體系
組織應根據(jù)本標準的要求、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xù)改進綠色管理體系,包括需要的過程及其相互作用。
5 領導作用
5.1領導和承諾
最高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活動證實與綠色管理體系相關的領導和承諾:
a)確保綠色方針和綠色目標的建立,并符合組織的戰(zhàn)略方向;
b)確保綠色管理體系要求和組織業(yè)務過程的整合;
c)確保綠色管理體系需要的資源是可用的;
d)建立綠色企業(yè)文化,制定綠色經(jīng)營戰(zhàn)略;
e)在開展綠色系統(tǒng)有益的工作中,保持與相關方的工作伙伴關系和協(xié)作,以實現(xiàn)既定的綠色目標;
f)確保組織采用過程方法,實現(xiàn)期望的綠色成果,以保證過程的透明和在組織所有相關層面的適當參與;
g)基于最優(yōu)可用信息,優(yōu)化戰(zhàn)略行動和選擇特定行動方案,來實現(xiàn)預期的綠色管理體系成果;
h)傳達有效的綠色管理和符合綠色管理體系需求的重要性;
i)為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xù)改進綠色管理體系提供資源;
j)通過重點關注綠色結果,確保綠色管理體系實現(xiàn)預期的綠色成果;
k)確保向組織內所有相關人員傳達滿足與為實現(xiàn)綠色管理體系預期結果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重要性;
l)指導和敦促工作人員提高綠色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m)持續(xù)改進;
n)支持其他相關管理角色以證明他們在職責范圍內的領導作用。
注:本標準中所提及的“業(yè)務”應廣義地理解為以組織的存在目的為核心的活動。
5.2方針
最高管理者應建立符合以下條件的綠色方針;
a)與組織的宗旨相適應;
b)為設定綠色管理的目標和指標提供框架;
c)包括滿足適用要求的承諾;
d)包括持續(xù)改進綠色管理體系的承諾。
方針應:
a)作為成文信息可獲得;
b)在組織內部得到溝通;
c)適用時,可被相關方獲得。
5.3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
最高管理者應確保對相關人員職責和權限的分配,并在組織內部進行溝通。
最髙管理者應根據(jù)以下目的分配職責和權限;
a)確保綠色管理體系符合本標準的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報告綠色管理體系的績效,包括改進建議。
6 策劃
6.1總則
組織應按照過程,評審當前綠色管理體系的績效,確定風險和機會,選擇需要使用的綠色績效因素,分析經(jīng)過一段時間能實現(xiàn)的結果,設定適當?shù)木G色目標與指標和實現(xiàn)這些目標、指標的策劃。
對當前綠色績效的評審應當考慮到組織的組織環(huán)境(4.1-4.4)和領導(5.1-5.3),特別是參照對綠色管理有影響的過程、關聯(lián)活動和組織的職能。如果可能當前的綠色績效應當量化,并根據(jù)相關的綠色績效因素評估可能對未來產(chǎn)生的影響。
6.2應對風險和機會的措施
在策劃綠色管理體系時,組織應考慮到4.1中提到的事項和4.2中提到的要求,并確定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機會,以便:
a)為綠色管理體系能夠實現(xiàn)預期的成果提供保證;
b)預防或減少非預期的影響;
c)實現(xiàn)持續(xù)改進。
組織應該策劃:
a)應對這些風險和機會的措施;
b)如何把措施整合到綠色管理體系過程中并實施,評估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6.3綠色目標和實現(xiàn)的策劃
組織應在相關職能和層次上建立綠色目標。
綠色目標應:
a)和綠色方針——致;
b)可測量(如果可行的話);
c)考慮適用的要求;
d)得到監(jiān)視;
e)得到溝通;
f)適用時,得到更新。
組織應保留綠色目標和指標的成文信息。
在建立和評審綠色目標和指標時,組織應考慮到6.2提到的風險和機會,6.3提到的綠色績效因素、要素和準則,及其管理能力。組織還應考慮其技術選項、財務、運營、業(yè)務要求和相關方的意見。
在策劃如何實現(xiàn)綠色目標和指標時,組織應確定;
a)要完成的事項;
b)需要的資源;
c)責任人;
d)完成時間;
e)如何評估結果。
行動策劃應形成文件信息,并在必要時進行評審。
7支持
7.1協(xié)調
組織應使其相關職能和層次相協(xié)調,并與相關方相協(xié)調,從而實現(xiàn)其綠色措施的潛在效益。組織應就用于實現(xiàn)既定綠色目標和指標的活動,確保適當?shù)膬?、外部磋商和協(xié)調。
7.2資源
組織應確定和提供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xù)改進綠色管理體系所需的資源和分配框架,以實現(xiàn)既定的綠色目標和指標。
7.3能力
組織應:
a)確定在其控制下工作,并影響綠色績效的人員所需的能力;
b)基于適當?shù)慕逃?、培訓或?jīng)驗,確保這些人員是勝任的;適用時,采取措施以獲得必要的能力,并評估這些措施的有效性;保留適當?shù)某晌男畔⒆鳛槟芰Φ淖C據(jù)。
7.4意識
組織控制下工作的人員,且在其工作中受到綠色影響或影響綠色的人員,都應知曉:
a)綠色方針;
b)其對綠色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貢獻,包括改進綠色績效所帶來的益處;
c)不符合綠色管理體系要求的后果;
d)從組織經(jīng)歷的主要相關綠色實施過程中得到的信息與教訓。
7.5溝通
組織應確定與綠色管理體系相關的內、外部溝通需求,包括:
a)溝通內容;
b)溝通時間;
c)溝通對象。
組織應考慮其與相關方的不同層次和職能建立、實施、保持溝通的過程。
組織應通過與內外部相關方建立和促進良好關系,支持綠色績效的持續(xù)改進,適用時,還應支持對綠色結果及其實現(xiàn)方式的長期關注。
7.6成文信息
7.6.1總則
組織綠色管理體系應包括:
a)標準要求的成文信息;
b)組織確定的對于綠色管理體系有效性所需的成文信息。
注:綠色管理體系成文信息的詳略程度因組織的不同而不同,其決定因素有:
a)組織的規(guī)模以及其活動、過程、產(chǎn)品和服務的類型;
b)綠色管理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復雜程度;
a)人員能力。
7.6.2創(chuàng)建和更新
在對成文信息進行創(chuàng)建和更新時,組織應確保適當?shù)模?span>
——標識和描述(例如標題、日期、作者、或編號);
——格式(如語言、軟件版本、圖表)和媒介(如紙質版、電子版);對適宜性和充分性的評審和批準。
7.6.3形成文件信息的控制
組織應控制綠色體系和本標準所要求的成文信息,以確保:
a)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可獲得適用的版本;
b)得到充分保護(如防止泄密、不恰當?shù)氖褂茫蚴ネ暾裕?span>
對于形成文件信息的控制,組織應適當開展以下活動:
a)分發(fā)、設定訪問權限、檢索和使用;
b)儲存和保管,包括保持清晰;
c)變更的控制(如版本控制);
d)保管與處置。
適用時,組織所確定的綠色管理體系策劃和運行所需的外來的成文信息應得到識別,并加以控制。
注:設定訪問權限可以是僅允許察看成文信息,或是允許察看并有權更改成文信息。
8 運行
8.1運行策劃和控制
為了滿足要求、實施6.2中確定的措施、實現(xiàn)6.3中的綠色目標和指標,組織應通過以下方法確定、策劃、執(zhí)行和控制過程:
a)為下列過程建立準則;
1)綠色投資;
2)綠色設計開發(fā);
3)綠色技術;
4)綠色供應鏈;
5)綠色生產(chǎn);
6)綠色營銷;
7)綠色人力資源管理。
b)依據(jù)準則對過程實施控制;
c)保持成文信息所需的詳略程度,以證明過程已按策劃實施。
組織應控制策劃的變更,并評審非預期的變更,必要時,采取措施減少負面影響。
組織應確保外包過程得到控制。
8.2應急準備和響應
組織應對涉及的綠色管理事件情況作出響應,可行時,預防或減輕對綠色管理失效的負面關聯(lián)影響。
組織應對涉及的綠色管理事件造成的后果的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定期評審,必要時,對其修訂。
可行時,組織還應對這些程序進行定期測試。
9績效評價
9.1監(jiān)視、測量、分析和評價
關于綠色管理體系,組織應確定:
a)需要進行監(jiān)視和測量的對象;
b)監(jiān)視、測量、分析和評價的方法,以確保得到有效的結果;
c)進行監(jiān)視和測量的時間;
d)對監(jiān)視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時間。
組織應保留適當?shù)某晌男畔⒆鳛榻Y果的證據(jù)。
組織應評價:
a)綠色管理績效
b)綠色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組織應建立、實施和保持評價過程,定期評價與適用的綠色法律要求和組織應遵守的其他綠色要求的符合性。
9.2內部審核
組織應按計劃定期開展內部審核,提供綠色體系的如下信息:
a)是否符合;
1)組織自身對于綠色管理體系的要求;
2)本標準的要求。
b)是否得以有效的實施和保持。
組織應:
a)策劃、建立、實施并保持審核方案,包括頻率、方法、職責、策劃要求和報告。審核方案應考 慮涉及的過程和以往審核結果的重要性;
b)確定審核準則和每次審核的范圍;
c)選擇審核員開展審核,確保審核過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d)保留成文信息作為審核方案實施和審核結果的證明。
9.3管理評審
最高管理者應定期對綠色管理體系進行評審,以此來保證其持續(xù)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評審應考慮以下:
a)以往管理評審采取措施的情況。
b)與綠色管理體系相關的內外部事項的變化。
c) 綠色績效的信息,包括在以下方面的趨勢:
1)不符合和糾正措施:
2)結果的監(jiān)視、測量分析和評價,包括綠色目標和指標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程度;
3)審核結果;
4)組織應遵守的法律法規(guī)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評價。
d) 持續(xù)改進的機會,包括對新技術的考慮。
e) 和相關方的溝通,包括投訴。
f) 綠色事件的調查。
管理評審的結果應包括關于持續(xù)改進的機會、實現(xiàn)綠色結果和任何需要對綠色管理體系進行變更的決議。
組織應保留成文信息作為管理評審結果的證明。
10改進
10.1不符合和糾正措施
當出現(xiàn)綠色管理體系要求不符合時,組織應:
a)對不符合做出回應,適用時應:
1)采取措施進行控制和糾正;
2)處理造成的后果。
b) 為了不符合不再發(fā)生或不在其他場合發(fā)生,通過以下活動評估采取消除不符合原因措施的需求:
1)評審不符合;
2)確定導致不符合的原因;
3)確定類似的不符合是否存在或是否可能發(fā)生。
c) 執(zhí)行所有需要的措施。
d) 評審所有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e) 必要時,對綠色管理體系進行變更。
糾正措施應適合于不符合的影響。
組織應保留成文信息作為以下活動的證據(jù):
a)不符合的性質和所采取后續(xù)措施的性質;
b)糾正措施的結果。
10.2持續(xù)改進
組織應持續(xù)改進綠色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或有效性。
注:持續(xù)改進可以通過使用綠色方針、目標和指標、審核結果、監(jiān)視事件的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以及管理評審來實現(xiàn)。